退城进园 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举措

2022-08-09 08:57

退城进园,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,推动产业升级和集聚发展的关键举措。

近日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》,鼓励工业企业退城进园。

退城进园 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举措

▲ 原文:统筹盘活存量和改扩建有机结合的项目资产,包括综合交通枢纽改造、工业企业退城进园。

有了顶层文件的引导,工业企业退城进园正在驶入“快车道”。

不过,以广州、南京、杭州为代表的的一些制造业强市,却一致吹响了“工业回城”的号角,明确要加速布局都市工业。

退城进园 VS 工业回城,谁才是大趋势?

退城进园:从聚集到扩散

根据经典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,城市发展往往会伴随着第一、第二产业外迁的现象。

近年来,多地践行以“制造业往外迁、服务业往里走”为核心的“退二进三”政策,为城市盘活土地资源、改善人居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。

最初的退城进园,其实更多是针对高能耗、高污染企业的集中搬迁和改造。

但在如今的经济大环境下,工业企业退城入园被赋予了更广泛的现实意义。

首先是土地节约集约利用。

大部分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规格大,有些行业由于环保原因还要设置管道,普遍偏好首层。

不过,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,大量建设低层厂房并不现实,外迁是必然的。

而且,考虑到城市中存在大量批而未征、征而未供和闲置低效用地,推进工业企业退城进园,有利于因地制宜盘活存量资产。

一方面可以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,另一方面也能缓解土地指标紧张对产业发展的束缚。

更重要的是,工业企业退城进园,可以有效推进主导产业的集群式发展。

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有效途径,培育产业集群既要注重纵向深耕,让产业链上下游融通,又要做到横向延伸,形成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。

而这一切的基础,就是尽可能形成产业集聚。

通过退城进园,把星星点点的工业企业搬迁到产业园区,是实现产业集聚最直接的方式。

以山东省济宁市为例。

早在2009年,济宁就出台了城区工业企业“退城进园”办法,加快工业企业的入园步伐。

目前,济宁城区最后一家危化品企业——始建于1978年的中石化济宁油库也正在搬迁。

2022年上半年,济宁GDP为2580.37亿元,同比增长4.1%,排在全省前列。

退城进园 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举措

尽管成绩斐然,但过程并非一帆分顺。

一是工业企业退城会产生大笔固定资产减值,后期进园重建也是一大笔费用;二是搬迁涉及大量员工安置问题,协调难度大。

为解决企业搬迁困难,济宁各县(市、区、开发区)政府(管委会)积极跟进,出台“退城进园”财政支持政策,引导企业入园。

比如鲁抗医药,去年11月就收到了济宁邹城市财政局集中支付中心拨付的“退城进园”项目贷款贴息资金581.11万元。

如今,随着《意见》的出台,政府有望在固定资产评估、专项资金补助、贷款担保等方面给予企业更多支持,企业入园的意愿也会更强。

值得注意的是,退城进园并非单纯是空间意义上的转移,更是落后产能的淘汰升级。

鲁抗医药以“退城进园”为契机,全面实施智能制造转型升级,累计投入3亿元提升车间生产工艺技术及装备自动化、智能化水平,实现3000余台设备互联,关键设备数控化率达到80%。

通过“退城进园”和“链上发力”,济宁在从“资源型城市”向“制造强市”的转型路上越走越远。

工业回城:“强心”进行时

“退城进园”如火如荼之际,一些制造业强市却喊出了“工业回城”的口号。

在广州,海珠区、荔湾区、天河区等中心城区纷纷向都市工业抛出橄榄枝,引导工业回城。

2月18日,珠江科创园在海珠区开建。

这个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的园区,将成为广州中心城区最大的都市工业园。

推进都市工业发展,海珠区已有谋划:

“十四五”期间,实施都市工业“十百千亿”工程——新增10个都市工业园区,释放超100万方优质载体,都市工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。

荔湾区作为中心城区之一,在“退二进三”的过渡中相继送走了广船、广钢等老牌工业企业。

如今,在不同的历史时光中与工业相遇,荔湾区再次瞄准以产促城,提出要把总部经济、医药健康、信息技术等产业资源留在城区。

第三产业独占鳌头的天河区,也瞄准了工业。

天河区“十四五”规划中,首次将现代都市工业列为主导产业,目标设定为到2025年,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到9%。

退城进园 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举措

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,究竟能不能发展工业?

北大经济学教授——周其仁指出:

人的经济活动包含的逻辑,就是在流动中聚集,然后再流动、再聚集,直至人口、经济和财富在地理上集中到一个个面积奇小的地方去。

事实上,世界级大都市也确实沿着“聚集—扩散—再聚集”的轨迹,不断演进、升级。

以东京为例:

在城市发展进程中,东京并未推动所有的制造业外迁,而是借助《产业科学技术振兴指南》,引导对人才、资金、信息需求大,对环境、用地依赖小的产业留在中心城区。

游戏动漫、服装服饰、消费电子等创新型、总部型都市工业蓬勃发展,成为产业的支柱和吸纳就业的重要力量。工业回城,避免了中心城区的产业空心化。

另一方面,工业在疫情到来时的承压能力,以及疫情稍缓时的快速修复、反弹能力,都远远超过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。

站在更高的角度——

从城市到都市圈乃至城市群,范围越来越大,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,其内核要有足够的密度和能级,才能发挥核心引擎的作用。

中心城区强大与否,至关重要。

见证过工业荣光的老城区,又将迎来新一轮的产业变阵:曾告别城市中心的工业,将以新的业态、新的形态、新的模式重新归来。

没有孰优孰劣之分

如今,城市发展逐渐呈现出差异化趋势。

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发展需求和路径选择,唯有站在全局高度谋划城市定位、做好问题诊断、挖掘自身优势、集聚优势资源,才能有所突破。

所以,退城进园与工业回城并不矛盾。

它们不过是城市在工业化发展到特定阶段时作出的策略选择,没有孰优孰劣之分。

两者的区别,有两点:

一是集聚方式。

退城进园和工业回城,都要以园区作为承载产业的载体。

不同的是,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,更强调土地节约集约利用。

比如深圳、广州、佛山先试先行的“工业上楼”模式,极大地提高了工业空间的利用效率。

二是产业方向。

退城进园给传统产业提供了一次转型升级的契机,硬性的门槛要求,可以倒逼高能耗、高污染、产能过剩的工业企业自我革新。

而工业回城,则是一场真正的自由竞争。

中心城区的资本、人才、信息等生产要素集聚程度更高,但是对亩产效益的要求也更高。

什么样的工业企业可以回城?

在广州,回流的大多是科研总部、医药健康、信息技术等轻生产企业。

这类企业对环境、用地依赖较小,但是附加值较高,是中心城区推动工业回城的理想产业。

不过,各地的比较优势、发展条件、创新能力各不相同,成功经验不能直接复制。

这就需要科学研判与合理规划。

不仅是摸清自己的产业基础,还要明确自己在整个都市圈中的竞争力如何、处在第几梯队。

先画好自画像。

再做好产业、企业的精准画像,才能真正以科学思维引领产业发展,避免陷入盲谷跟风的陷阱。

来源:招商网络

展开
投资咨询热线
400-168-6016
  • 招商引资政策
  • 工业用地信息
  • 厂房租购平台
  • 其他招商信息
  • 已为您免费生成了个人网上空间
    快去查看吧~
    政策下载
    在线咨询
    电话沟通
    电话咨询
    400-115-5265
    免费下载产业扶持资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