县城想要强,产业必须兴。
实干做招商,招商不容易。
为走高质量发展路线,有些地区一心要招引大项目,想借助新兴势力带动全县产业升级。
但真正实践起来却困难重重,不是项目招不进来,就是招进来也落不下去,就算落下去了发展的效果也并不尽如人意。
最后一复盘,发现从一开始做规划就出了问题。
所以,县城一定要招新兴产业吗?
非也,最重要的是“做最好的自己”。
新兴or传统?关键是契合
每个县城都各有属于自己的特点和优势。就像一把钥匙只能开一个门,产业与自身资源相匹配才能打开高质量发展的大门。
为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,各地区除了产业转型,也在招引新兴产业上下着大功夫。但大部分还处在从无到有的摸索阶段,在“做什么”“怎么做”“能不能做”之中反复横跳。
曾看过一个咨询顾问分享见闻,他曾为成都某区做过一个开发项目,最终提出的产业定位是主题式休闲创意产业。
后来在四川其他县级城市碰到了类似的文旅项目,投资方也打算引进创意产业,思路是通过提供住宅、工作室来吸引艺术家入驻。
他问投资方:艺术家凭什么来这里买住宅。投资方回答因为这里山清水秀,能够为艺术家带来创作灵感,价格还很便宜。
顾问笑了,投资方很疑惑,我也很疑惑。
他解释道,成都是休闲产业发达的城市,有产业基础、人才需求以及庞大的消费需求,而这些相比生态环境与成本,是发展创意产业的更为重要的条件。
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。这南北之间气候、水质、土壤等因素各不相同,就算是果树也并非种在土里浇浇水就能丰收。
如果只复制成功案例的路径,不考虑要素匹配,最终发展结果只能是“东施效颦”。
某县为本地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做了份规划,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根本落不了地。经过调研才发现,当地居民出门骑电动车,市场需求并不高,且区位不占优势,运输成本也高。
规划与建设脱节,最大的原因就是缺少充分的前置性科学论证,没有根据当地禀赋进行匹配和评估。
有专家在调研时发现,很多县城并不确定目前产业是否符合当地优势,超过60%的县城没有做过产业潜力优势评估,有近30%的县级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没听说过产业发展需要做评价测算。
有时候并非是县城盲目跟风招项目,更多是区域局限、信息差等原因,无法让管理者做出最正确的决策,只能摸着石头过河。
如果当地招商人员不具备解决信息差的能力,可以借助三方专业研究机构的力量,通过实地走访考察,搜集企业真正需求,将本地资源禀赋和优势分析透彻,再做与之匹配的规划,找到正确的发力点。
“做最好的自己”,第一步就是要看到自己。
急不得 抢不得
看到相邻的县发展的好,这奋起直追的心可真迫切!
不过在大展身手之前得先明白一个道理。
任何产业的发展,都是一步一步的积累。高楼大厦并非平地而起,只有通过不断地打牢地基,积累竞争优势,才能有向上的空间。
换而言之,产业导入要符合本地产业发展逻辑。在追求高新产业的同时,也要帮助本地的传统产业寻找出路。
拿龙港举例,这座地处中国民营经济前沿地带的县城想要做产业升级,当地集群较完善的印刷包装产业遇到了瓶颈,存在着制造加工水平低,规模小且散的问题。
在“撤镇设市”的节骨眼上,龙港并没有抛弃传统产业另寻他路,反而是大力支持印刷包装技术智能化改造,延伸产业链、创新商业模式,最终实现龙港的传统产业品牌和价值提升。
往前奔跑,也要看鞋合不合脚。
当地传统产业在集聚程度和配套上都较为成熟,在此基础上用技术赋能创新,也能更见实效事半功倍。
高新技术是大势所趋,对人才和资金的要求非常高,企业在选址过程中,不仅关注客户、供应商,同时也非常看重行业集聚程度。
例如,跻身百强县的天门,近年来紧跟武汉产业规划。武汉重点发展大健康、汽车制造产业,天门就引进了75家重点生物企业融入武汉大健康产业布局,还引进10余家模塑企业,补链武汉汽车产业。
跟着中心城市一起走,对产业链进行查缺补漏。
产业导入要符合本地产业发展逻辑。没有基础打基础,有了基础促协同。
“做最好的自己”,不用太着急,最重要的还是脚踏实地。
做最好的自己
问题是,什么是最好的自己?
又或者说,什么是最好的产业?
一定得科技含量高、赛道火热才算是好产业吗?
不是的。只要能自身造血,能得到市场认可,能带动一方经济发展,能增加居民收入,就是最好的产业。
在资源稀缺的经济新常态下, “挖墙脚式”招商很难,况且到综合实力更强的城市招优质项目更是难上加难。
即便在这种情况下,地方政府依旧没有放弃,一边提升服务效率,一边又勒紧裤腰给优惠政策,但同时也对项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:考虑投入产出效益,提高产业投入的成功概率。
为准确制定目标、合理配置资源,可执行、可操作不再是产业规划的加分项,而是必选项。
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,县城的发展逐渐成为主旋律。
可以说,中国的未来在县城。
而县城的未来,在自己。
来源:招商网络
展开